我特别写道:
博客可以成为忠诚的选民,但不能成为不假思索的选民。政治博客往往对政治充满热情和理想主义,对权术、问题反复无常、权宜之计、修辞上的含糊其辞、“信息纪律”、“良好形象”和立场上的妥协等常规政治行为都不太宽容。
然后我认为希拉里·克林顿由于这个事实而面临困境。
截至 2006 年 1 月,在可能参加总统竞选的所有民主党候选人中,希拉里拥有最大的竞选资金、最高的知名度和最高的全国民意调查支持率。通常情况下,这会让候选人“扮演中间派角色”。苏珊·埃斯特里奇在她的著作《希拉里·克林顿的理由》中认为,希拉里是完美的候选人,因为“你们当中哪些安全的白人男性会像希拉里那样激起选民的热情,让他们可以把时间都花在中间派上?我的答案是:没有。”
但事实上,正如左派博客所反映的那样,选民基础几乎不会为这位来自纽约的年轻参议员欢呼。
正如米基·考斯 (Mickey Kaus)对埃斯特里奇的观点所作的评论:“希拉里·克林顿 股东数据 近并没有经常激起选民的热情!即使战争取得了相对的成功,我怀疑民主党的‘选民’也不会原谅她支持伊拉克战争。假设这种情况发生——她会怎么做?以‘我早就告诉过你’为竞选口号?这总是会让顽固分子兴奋不已!”
事实上,克林顿在左派/民主党/自由派博客和党派人士中表现不佳,正是因为她一直试图引导“中间”政策路线并赢得摇摆选民。正如《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标题所说:“克林顿呼吁团结,激怒左派:参议员被指控站在中间派一边。”反战左派的金星偶像辛迪·希恩称克林顿为“战争贩子”,并在希拉里·克林顿办公室外设立了“凯西阵营”。领导左翼贬低克林顿的是左翼博客之王科斯本人。
我当时的结论是:政客们总是需要平衡基本民众和中间民众。博客让这种紧张局势变得更加公开,甚至变得更加困难。
我并不是说这篇文章(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是一个预测或预言,但事实上,直到 2007 年底,希拉里都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民主党候选人。
我确实认为,当人们记录这场竞选的历史时,人们会注意到,克林顿竞选的巨人是如何首先被左翼博主们破坏的。他们对她心存怀疑,并有抱怨的议程;他们不断地抨击她。他们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并激发(和主持)了党派积极分子之间的对话。
说克林顿被博客所阻碍,就像说巴拉克·奥巴马的 MySpace 页面为他赢得了爱荷华州一样,都是言过其实。但博客很重要;它们现在仍然很重要。这就是力量。
发表于:媒体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