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
这其实就回答了当初为什么恒大宁可暴雷也不愿意折价卖资产的性质是一样的。
因为只要不卖,账目上就还可以说没有资不抵债,卖了看似解决一些现金流问题,但是立刻就资不抵债,特别是降价卖了,窟窿也就变得越来越大。
这就是很多人说的越救问题越多。
很明显万科是想要去救自己的,所以过去一年一直在卖卖卖,但是在卖的时候还是比较小心翼翼的卖一些商业物流相关的周边资产,不碰自己的主力住宅业务。但是哪怕如此,最近的年报也暴露出巨量亏损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更加关键,就是2020年-2023年这三年拿的土地,几乎不赚钱。
不论是一线还是二线还是三线,更别说其他的地方,所有的土地拿到手里之后去做开发几乎不赚钱。
这些年份的土地运气很不凑巧,刚好碰到了较高的楼面价,不太好的地段,以及比较严苛的捆绑条件,这也就意味着开发商最为重要的造血机制的面包,出现了问题。
另外也因为年份敏感,很多地块的定价体系也受到了 印度尼西亚 whatsapp 号码列表 限制,涨价不行降价更不行,甚至很多地块为了解决现金流必须要依附渠道才能解决,很多时候把最后的一点利润都给了渠道——大家仔细看贝壳的财报就知道,这三四年刚好就是贝壳快速成长的年份。
这点其实也是很棘手的,刚好正是缺钱的时候但是住宅市场面临着比较痛苦的情况。
万科算是大公司里面城市布局比较收敛的企业了,但是笼不畅的情况。
03
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意味着靠企业内部找办法其实很难彻底地解决,必须要依赖外部政策。
关于信号的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发生过几次的辗转。
其实看万科也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次万科团队大洗牌之前,其实万科就和深铁一起开展了自救。
一个主要的方式很简单:给便宜的地。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万科开发了很多围绕着城市更新和地铁基建一起的综合性大地块,这些都给到了万科去做,而且都是非常低的土地价。
包括万科过去两年最重要的一次产品研发:理想之地,也就是未来城市理想单元的落地版本,本质上也是肩负着这样的政治背景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