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机构互相指责,透明度也大打折扣,但 2017 年仍然是自动广告购买的又一个分水岭。一些重要数据可以证明程序化广告正在蚕食广告行业。
一些公司也在程序化购买方面大力突破界限。例如,Adobe 本月推出了全球首个完全采用自动化方式的广告活动。
这无疑为 2018 年即将发生的事情奠定了基础。
但是,让我们暂时停止凝视程序化广告的水晶球,看看当下冷酷无情的事实。这些事实将表明,在《广告时代》杂志评选出的 200 强营销商名单中,只有 15 家将程序化广告业务引入公司内部。
这个数字只占这个规模虽小但影响力巨大的美国广告巨 巴基斯坦电话号码列表 头的 7.5%。如果将其作为全球广告客户总数的一个百分比,这个数字就微不足道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最近的一系列活动只是全球媒体海洋中的一滴水。
其余99%的全球品牌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依赖外包程序化购买服务。
前面提到的 Infectious Media 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该调查发现96% 的受访者愿意将控制权移交给代理机构,以便他们管理媒体购买流程的某些部分。
品牌仍然相信代理机构在程序化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是他们不太信任它们。
因此,尽管某些广告巨头做出了宏伟的宣言,并且程序化广告也面临诸多困难,但将这一功能纳入内部对于大多数营销团队来说过于复杂,甚至难以接受。即使对于那些拥有数百万美元媒体预算的品牌来说也是如此。
2000 万美元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吗?
程序化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 Wayne Blodwell 表示,2000 万美元是证明建立内部程序化功能前期投资合理性的最低支出。
除了提出这个“神奇数字”之外,韦恩还提供了一个用于评估内部营销团队准备情况的有用模型,该模型围绕以下四大支柱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