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基肖恩吗?”
2024 年 8 月 23 日
作者:克里斯蒂娜·菲尔伯特
2024 年 8 月 23 日,Ephraim Kishon 将年满 100 岁。这是欣赏基肖恩的艺术和回顾丰富多彩的一生的好时机。
讽刺作家 Ephraim Kishon 的照片(1994 年)作者:Nachoom Assis
埃弗拉伊姆·基顺 (1994)作者:Nachoom Assis CC-BY-SA 4.0
基肖恩于 1924 年 8 月 23 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本名费伦茨·霍夫曼 (Ferenc Hoffmann)。 16岁时,他获得匈牙利中学生中篇小说比赛一等奖。匈牙利自 1920 年起就存在反犹太主义法律。除此以外,法定人数规定使得犹太人进入大学变得更加困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弗拉伊姆·基雄的大量亲属被杀害。只有他、他的妹妹艾格尼丝和他的父母幸存下来。 1944 年,基肖恩被征召入伍,在匈牙利人1组织的劳工营中为军备工业进行强迫劳动。
战后,他在布达佩斯美术学院和大学学习艺术史。他以金属雕塑家二级和艺术史学家的文凭完成了学业。 1949年,基肖恩和当时的妻子移居以色列。
后来,他在其著作《没有石油,摩西》 3中,以轶事的形式描述了自己以色列名字的由来:一位官员缩短了这个姓氏,由于他不知道名字费伦茨 (Ferenc),所以他简单地将其重新命名为“埃弗拉伊姆 (Ephraim)”。
到达以色列后,他继续用匈牙利语写作,但他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这时,基肖恩的语言天赋就派上用场了。几年之内,他学会了希伯来语,并于 1952 年开始在《Ma'ariv》报纸上发表每日专栏。他以“Chad Gadja”(阿拉姆语:羔羊)的笔名撰写了这个专栏长达 30 年。这篇文章又被一家英文杂志转载,这样以色列以外的英语读者也读到了他的专栏。
国际突破
他的国际职业生涯始于 1959 年《纽约时报》将《回头看看,洛特夫人》选为“本月最佳图书”时。除了小说、短篇故事和戏剧外,他还创作剧本。 1964年,以色列电影《萨拉赫·沙巴蒂》获得奥 新西兰号码数据 斯卡奖提名。基肖恩撰写了剧本。同年,该片荣获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在德国,该片以“ Sallah——或:用女儿换公寓”为名进行营销。
Kishon 和他的翻译 Torberg
早在 1955 年,马克斯·布罗德 (Max Brod) 就翻译了基肖的一部戏剧,并由菲舍尔剧院出版社 (Fischer Theaterverlag) 出版。 20 世纪 60 年代初,维也纳作家兼宣传员弗里德里希·托伯格 (Friedrich Torberg) 将基肖的第一部讽刺作品翻译成了德语,这标志着基肖的重大突破。托伯格和出版商对德国观众的兴趣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通过对基肖恩的讽刺和幽默文本的‘意译’,他为
在以色列背景下重塑欧洲‘犹太幽默’遗产做出了贡献,尤其是来自东欧和奥匈帝国及其继承国的地区。” 4。基肖恩的传记被刻意隐晦,并被幽默地掩盖起来。他的政治观点也在后来的采访中变得更加明显。
几年之内,埃弗拉伊姆·基肖就成为德语世界最受读者欢迎的讽刺作家。基肖恩和托伯格之间的通信反映出他们复杂的关系。有时,托尔伯格会为将基肖恩的作品翻译成德语的“毕生事业”而苦苦挣扎,而他自己的文学作品则会被推到次要地位。他们有时似乎是朋友,有时又是敌人。但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着幽默的联系,从两人有趣的通信中就可以看出。直至1979年托尔伯格去世,他一直将基肖的作品翻译成德语。后来,基肖亲自接手将其作品翻译成德语。